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地方政策

湖南:研究低品位地熱綜合利用、干熱巖熱能開發利用技術

湖南:研究低品位地熱綜合利用、干熱巖熱能開發利用技術-地大熱能


地大熱能10月9日,湖南省科學技術廳、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湖南省生態環境廳、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湖南省交通運輸廳、湖南農業農村廳、湖南省林業局、湖南省能源局九部門聯合印發《湖南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以下簡稱《方案》),重點提出研究制冷熱泵、低品位地熱綜合利用技術干熱巖熱能開發利用技術,大力推廣地熱能可再生能源先進發電技術及資源回收與循環利用技術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科技支撐行動上,《方案》明確,要圍繞傳統能源新能源統籌、多能源互聯互補、新能源與電網協調、能源供需平衡等能源產業發展要點,積極布局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技術。


重點發展智能電網和儲能新型電力系統支撐技術;可再生和清潔能源先進發電技術氫能“制儲輸用”和燃料電池、生物質能地熱能技術;煤炭安全綠色開發和清潔高效利用、火電機組提效降碳等化石能源節能降碳技術。適度超前布局氨能、干熱巖熱能利用技術


大力拓展“大智移云+新型電力系統”“特高壓輸電”“新能源+儲能”“分布式風光水火儲多源電”“火電+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能源技術應用場景。到2030年,實現能源技術自主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帶動化石能源有序替代,支撐能源領域碳排放如期達到峰值。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支撐技術方面,《方案》強調了零碳非氫燃料技術及供暖技術。研發生物質固/液/氣體燃料、生物質發電、油脂基能源清潔高效低成本轉化等生物質能技術;研究高效低壓氫合成綠氨、氨脫氫、綠氨燃燒發電等氨能技術。研究制冷熱泵、低品位地熱綜合利用技術,干熱巖熱能開發利用技術。


方案》在建筑領域實施低碳零碳技術方面,提出了研發裝配式建筑、高效分布式供暖制冷、智能化通風遮陽,光伏地熱余熱、智能微網等能源建筑一體化技術、既有建筑設備與系統節能改造建筑立體綠化、雨水和再生水利用等技術。


低碳零碳技術成果轉化示范領域,《方案》提出了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大力推廣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先進發電技術及資源回收與循環利用技術;積極推動大規模儲能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等能源新技術迭代示范;適時轉化電能替代、氫基工業、高性能綠色建筑低碳智能交通、農業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排、人工林碳增匯等重點領域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重點提升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先進材料、裝配式建筑等優勢產業集群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水平。推進氫能CCUS、負排放等在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示范與規模化應用。


《方案》規劃了主要目標。到2025年,初步構建高效協同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低碳零碳負碳等基礎前沿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應用基礎研究取得新突破,能源、工業、建筑、交通、農林等重點領域降碳減排、固碳增匯及負排放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進展,一批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到2030年,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低碳產業發展取得積極進展,若干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應用。